2019年7月18日,由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與前沿科學與教育局組織的“我國同步輻射光源體系規劃暨合肥先進光源設計方案研討會”在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召開。會議邀請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于淥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陳森玉院士、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夏佳文院士,中科院李志剛研究員,以及來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物理所、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等十余位專家出席。我校副校長羅喜勝、合肥先進光源預研工程負責人及主要技術骨干等參加了本次會議。
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局長鄭曉年研究員首先發言。他指出,2013年頒布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中明確表明要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國家光源體系,適時啟動高性能低能量同步輻射光源建設。但什么是布局合理,什么是適時,這兩個問題不僅是中科院的問題,也不僅是地方政府的問題,而是國家必須回答的問題。本次會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我國同步輻射光源發展規劃研討會”,希望各位專家能夠站在世界科學發展和國家發展的角度,討論十年以內我國同步輻射光源的建設方案;第二階段為“合肥先進光源設計方案研討會”,主要是對合肥先進光源的建設方案進行研討。

我校羅喜勝副校長代表學校對各位專家和領導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對長期以來給予科大和合肥光源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合肥先進光源的規劃與建設,一路走來,得到了我院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學校將成立工程指揮部,根據專家們對合肥先進光源選址、能區、隊伍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加強人才培養力度、加速器學科建設及工程技術隊伍的建設,同時充分利用中科院的研發和隊伍優勢,以及合肥科學中心的地域和支持優勢,繼續修改優化合肥先進光源的建設方案。希望在各位專家的研討和建議下,合肥先進光源能建成、能建好、能用好!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任封東來教授受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的委托,對我國同步輻射領域發展分析進行了報告。他詳細介紹了我國同步輻射光源發展現狀,與世界同步輻射光源現狀和最新的趨勢性發展進行了全方位比較,明確指出我國在不同能區的光束線布局與國際上存在著顯著差距,并分析了我國龐大的科研用戶需求,進而對下一步完善我國同步輻射光源體系提出了建議。
與會專家聽取報告后分別發表了各自對于我國同步輻射發展布局的觀點。專家們提出,我國同步輻射光源發展面臨著又一次重大轉折階段,其下一步規劃要符合國家整體布局,滿足國家重大戰略科學需求,現階段完善我國光源在低能區布局極其重要且緊迫,同時要集中力量攻關未來先進光源建設中的關鍵核心技術問題。

研討會的第二階段,封東來教授和王琳研究員分別報告了合肥先進光源的科學目標和物理設計方案。報告從國家戰略需求對低能區光源提出的更高要求出發,介紹了合肥先進光源未來在信息與材料、能源與環境、生命與健康等領域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同時匯報了不同設計方案下合肥先進光源不同的性能表現。

與會專家針對合肥先進光源的設計方案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在繼續深入凝練合肥先進光源科學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以期更好地完善我國同步輻射光源體系的布局。

此次會議,經過充分討論,與會專家在“我國同步輻射光源體系該怎么建”這個問題上達成了基本共識,并且幫助進一步明確合肥先進光源的科學定位和建設思路,為其后續優化方案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