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1日,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組織專家進行了2020年合肥光源基本運行經費實地審核,會議在二號樓一樓學術報告廳舉行。
審核組專家由來自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國家天文臺的八位專家組成。近代物理研究所原有進研究員擔任組長。中科院條財局楊為進副局長、曾鋼處長、中科大財務處章晨處長、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封東來主任等參加了實地審核。本次會議由近代物理研究所原有進研究員主持。

審核組專家聽取了封東來主任匯報的“2018年運行工作總結及經費使用情況和2020年運行工作計劃及經費預算報告”,按照《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基本運行經費管理實施細則》的要求,認真審閱了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提供的相關報告及材料,并與主要運行人員進行了細致的溝通。隨后,專家分為直接消耗、設備維護和人員崗位等3個小組,分別對合肥光源2018年運行經費決算和2020年運行經費預算進行了仔細的審查。

2018年,合肥光源正式進入恒流運行模式,全年運行時間7219.3小時,用戶供光5485.49小時,開機率99.06%,平均無故障時間96.24小時,機時利用率91.41%,圓滿完成中科院下達的運行任務,性能和運行指標均達滿分標準,關鍵運行指標達到國際同行裝置公認的優秀水平。
近年來,合肥光源用戶數持續增長,2018年申請課題數602,執行課題數370,實驗人次達到1320,用戶機時供不應求,各線站接待能力基本飽和。
在穩定運行及開放的基礎上,成果產出數量及質量繼續走高。2018年,用戶發表論文總數首次超過400篇,其中一區論文占41.9%,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及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專家組高度評價了合肥光源2018年在運行中取得的成績,一致認為合肥光源圓滿完成了2018年度運行計劃,在機器運行、實驗站性能、用戶開放和成果產出等方面都實現了預期目標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8年運行經費支出能夠較好地按預算執行,管理規范。同時,專家組也對合肥光源今后進一步加強運行管理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